2013年10月14日星期一

年幼鸚鵡的照顧方法


鸚鵡本身生活在野外 , 不和被馴服的貓狗一樣 ,
牠們無論在生理  , 心理的深處  牠們依然擁有森林的靈魂
在生理方面, 牠們依然保留了羽毛用作飛行 , 叫聲用來呼喚同伴
所以有時鸚鵡愛大叫 , 不是牠們不聽話 , 叫聲是牠們溝通的方式
當牠們大叫 , 不應該加以責罵 , 而是應該轉個方式 , 教導牠們和人類相處
而在心理 , 基於牠們本身居住的地方是充滿危險 , 考驗
牠們必須擁有足夠的才智 , 靈活性 , 及適應能力去應付牠們每天的生活

有研究指出 , 鸚鵡每天(日出至日落)會花近50%時間於覓食身上
在人工飼養環境中 , 鸚鵡從小面對著單一而直接(放在糧杯) 的飼養方式和食物種類
鸚鵡本身設計於應付環境轉變的感官得不到滿足
因此導致鸚鵡的生活過於標準化 , 導致鸚鵡感到生活乏味
從而發展了心理 (自殘)  , 生理 (營養不足) 方面等問題

在野外 , 鸚鵡從出生開始 , 就會開始接受不同感官的刺激
而人工飼養環境中 , 很多時會造成鸚鵡成長間滿足不到其需要的安全感
剛出生 , 還需依賴父母的鸚鵡 ,
安全感主要是建基於溫飽 , 同伴及父母的擠壓的感覺 (sibling weight)
在野生環境中 , 鸚鵡一胎很多時不只一隻 ,
多隻幼鸚會堆在一起 , 及父母會用胸腹壓著幼鸚 , 原意是替其保暖
但這種擠壓的感覺 , 會造成對幼鸚觸覺的刺激 , 為幼鸚往後融入族群作準備

在人工繁殖下 , 幼鸚很多時都是單隻飼養 , 缺乏了同伴的擠壓
與天性有違 , 給很多時被強逼斷奶 , 造成溫飽方面都得不到滿足
這對鸚鵡往後適應人類生活環境也會出現問題 ,
例如因為缺乏安全感 , 而自殘 , 神經質 , 大叫 , 攻擊等問題

關於鳥類的斷奶期

 
以上的列表列出了不同品種的斷奶期 , 及性成熟期
在野外 , 一隻鳥類斷奶 ( to wean ) 其實背後是代表一隻初成長的鸚鵡可以自己找食
不用依賴父母餵食也能獲取足夠營養
當幼鸚漸漸長大 , 牠們會開始用口探索學懂吃固體食物 ,
用口探索 , 就即是我們口中的 " 玩糧 "
但是很多繁殖家或鳥店有心或無心以為幼鸚開始對食物有興趣
就以為牠們斷奶了 , 但真實中幼鸚根本吃不飽
新手誤信賣家買了未斷奶的幼鸚回家 就很易白白餓死牠們
所以 , 我建議的是如果新手買鳥回家
如果平時早上要上班上學 , 可以嘗試一下 , 回家和睡前才餵奶
因為如果於早上餵食 , 鸚鵡過飽就不願嘗試進食固體食物
晚上餵食可以幫鸚鵡補充營養 , 但不以至於造成鸚鵡日間因過飽而拒食
而且需留意 開始學吃的鸚鵡也一般建議選用糧粉
一貫做法是會用 harrison 糧磨粉加暖水餵食
(因應身體不同需要及狀況選擇高蛋白或是原味)
* 鸚鵡奶粉其實只適合鸚鵡幼鳥進食 , 成鳥進食過量可能會造成脂肪肝
所以一般如果不是完全未懂進食的幼鳥 , 開始學吃的也一般建議選用糧粉

學飛與剪翼

在上面提到了 , 鳥類要斷奶 , 就先要有自理能力 , 包括飛行及覓食飛行
在野外 , 鸚鵡需要足夠 , 穩定的飛行能力才能獲取食用和保護自己
很多主人一見幼鵡翼剛長成 , 開始學飛 , 就會馬上剪翼
但其實這會妨礙了幼鸚斷奶的過程
因此獸醫建議, 如果許可的話 , 應該逐漸修短幼鸚的翼毛
但要留意 , 因為一條羽毛在生長中 ,  羽毛的末端會供血
此時剪掉羽毛 , 和剪掉一條血管是沒分別的
必須等待整條羽毛生長完成 血管痿縮後 , 才可以剪
 
預告 : 下一篇文章會是寫關於教導鸚鵡認識新事物及訓練


3 則留言:

  1. 意見真的很好:)
    我會努力給愛鳥快樂的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客氣啦 , 我分享都是為了幫大家
      我家小女 Happy 自小身體不好 , 所以一直都有看資料
      自己也當過新手 , 明白到大家都有疑問
      所以才開這個 blog
      我很高興有人會留言問我 , 我也很喜歡分享
      只要大家不怕問 我都會答 ^^

      刪除
  2. 我會很常來請教你的:)

    回覆刪除